夏日里最热的几天已经过去。封京天气转凉,京中也变得愈发热闹起来。
太后寿宴将近,只剩一月有余,今岁边关大捷,各地的官员被特许入京为太后贺寿,陆陆续续抵达封京。
嗅觉敏锐的商人们跟随而来,带动了京城贸易,如今京郊码头和城门大道上都熙熙攘攘,官府甚至加派的官兵维持秩序。
不少行人走走停停,时不时在路旁的小摊贩处驻足,带着惬意与期待,好一派国泰民安之意。
一架奢华低调的马车进入了城门。
车中人掀开了窗帘,看起来大约有三十岁左右。眉目间依旧能看出几分俊朗,但如今已经发福,比起京中的卫氏姐弟,整张脸只能算平平无奇。
“王爷。”马车旁护卫的侍卫随即靠近车窗,低声开口,等待指示。
此人正是本朝为数不多的王爷,肃王卫延扬。
虽然赵淮经常叫卫延扬老王八,但其实卫延扬并没有比他大多少。先帝除了卫山阴,所有子女都是生的晚,而卫延扬作为先帝的派了使臣来。
说起来,这北章也是因为看到了邻国被赵淮的漠北军打的节节败退,北章国王才下定决心,决定与本国建交。
而这次北章国派来的使者,在卫延扬的计划里重中之重。若是成功,便可让赵淮实力大损,永无翻身之日。
什么少年将军,堪比先帝风采不过黄毛小儿罢了。
礼常馆门前的大道上车来车往。如今京城内,进京觐见的外地官员除了在京中有房的,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京中并无房产。这些人则也是被安排在了京中驿站中。只不过与礼常馆、四方馆这些处于皇城根的重要驿站不同,官员的驿站在更偏僻的地方。此时不少马车经过礼常馆门前的路,去往另一处的驿站。
卫延扬听到街上的动静,稍胖的身躯挺直了腰,眼中带着跃跃欲试的笑意。
人还真是多啊。
卫慕清登基已有八年,如今为了巩固地位,彰显自己的政绩,听从了朝臣的建议。竟为太后大办寿宴。
只不过卫慕清估计怎么也想不到,从小照看自己的,曾经对他以命相助的刘太后,会有背叛他的一天。
这样才好,在京中的人越多,才越有利于自己的表演。
另一边,皇宫之内。
当今圣上与他的长姐正处于御花园,坐在一方湖水中小亭之内。
卫慕清摈退左右,命宫人们都退到在亭外等候。
在年初得到刘太后与肃王来往的消息之前,他确实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刘太后。
刘太后入宫时才豆蔻年华,当时路皇后病重,由曲妃代为执掌中馈,整个后宫之中气氛僵硬。
卫慕清的生母只是一介宫女,机缘巧合之下被先帝宠幸过一次,生下他后就没了性命。
他从小便被抱给当时的刘太后教养。
刘太后当年也只是一个刚入宫的,孤身一人的小姑娘,但却将卫慕清好好的养大。卫慕清始终记得幼时与刘太后住在宫中偏殿的日子。那年冬日很冷,刘太后将小小的卫慕清抱在怀中,一遍遍的给他讲民间传说。
而卫慕清登基后,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与刘太后当年相依为命的日子。
宫中后位空缺,凤印也一直在太后手中,由太后掌管者宫中大大小小的事务。若有地方朝贡上来的好东西,卫慕清也会命人王长子合作,都要坐上的位置。
为什么卫山阴要放弃。
卫山阴怔愣了一下,像是没有想到卫慕清会问这个问题。抬手端起茶杯,道:“皇上为何要如此问,皇上才是这天下的皇上。”
抬目之间,恰好远远地看到赵淮在湖的另一边,正在向此处赶来。
她温和地笑了一下,像是玩笑般缓缓说到:“我拿到手里的东西,可就不会再交给卫家其他人了,我只会留给自己的血脉。但我不能让赵家的血,玷污了父皇母后所守护的江山。”
卫慕清也注意到了赵淮,转头看向身侧的镇国长公主:“既然讨厌赵家的血,为什么一定要让赵淮生下一个孩子。”
“皇上,本宫也只是一介俗人。父皇和母后希望本宫子孙满堂,本宫当然也想要自己的后代。”
一整池的莲花显得夏日里难得的凉爽,赵淮一边走在湖边的小道上,一边并不得体的打着哈气。
本来他下完朝之后,就打算直接回别院的。但卫延扬入京,恰巧今日线报传来,他不得不再入宫面见圣上,汇报情况。
至于他现在为什么这么困的原因。
那当然是因为,起得太早了!
虽然还没有正式在京中领差,但赵淮却要参加每旬三次逢三、六、九日的常朝。
皇帝体恤臣子,虽然如今的早朝已经比前朝推迟半个时辰。使得再也不会有午夜鸡都没叫,就有臣子准备起床,穿越大半个京城上朝的情况。
但近些日子里,赵淮也不怎么住在自己在京城内的府上,而是常常宿在京郊的别院之中。每日温情小意
第一版主